91视频下载入口草莓采摘園
電話:185-8013-0420
手機:173-5316-7669
座機:023-41638166
聯係人:徐老師
地址:重慶市璧山區壁城街道四麵山村
要提高秋季草莓的產量和質量,需從品種選擇、栽培管理、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麵綜合優化。以下是基於新研究和實踐的關鍵技術要點:
一、品種選擇與壯苗培育
優選抗逆高產品種
北方:選擇耐寒性強的“紅顏”“章姬”“豔麗”,果實硬度高且耐貯運。
南方:推薦耐濕熱的“香野”“豐香”“寶交早生”,適應多雨氣候。
特色品種:如“小白草莓”(甜度高)、“越麗”(早熟抗病)適合采摘園或高端市場。
壯苗標準與處理
幼苗需4片以上健康葉,莖粗1厘米,根係發達無病害。外地購苗需剪除外圍大葉,僅留2-3片小葉以減少蒸騰。
定植前用50℃溫水浸根10分鍾消毒,預防土傳病害。
二、土壤改良與準確定植
土壤準備
選擇pH 5.5-6.5的沙壤土,深翻30-40厘米,每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-5000公斤+磷酸二銨15公斤+硫酸鉀10公斤。
起壟栽培:北方推薦南北向高畦(日照均勻),南方可用東西向高畦(操作省力),壟高20-25厘米,壟麵寬60-80厘米。
定植技術
時間:北方8月上旬至9月初,南方8月下旬至9月中旬,避開高溫雨季。
密度:雙行栽植,行距25厘米,株距12-15厘米,畝栽8000-10000株,弓背朝外以利花果外伸。
水分管理:定植後澆透水,覆白色墊子保墒防果實汙染。
三、水肥與植株管理
科學水肥調控
緩苗期:保持土壤濕潤,遵循“見幹見濕”原則,避免積水引發根腐病。
花芽分化期(9-10月):控氮增磷鉀,葉麵噴施0.3%磷酸二氫鉀+尿素,促進花芽分化。
膨果期:開溝追施複合肥(10-20公斤/畝),配合滴灌提高肥效。
植株調整
及時摘除老葉、病葉及匍匐莖,減少養分消耗。
中耕鬆土2次(初次1厘米,後期2厘米),增強根係透氣性。
四、病蟲害綠色防控
主要病害
灰黴病:控製濕度,噴施腐黴利或異菌脲,及時清除病果。
白粉病:選用醚菌酯或生物製劑(如枯草芽孢杆菌)。
根腐病:定植前用惡黴靈灌根,避免連作。
蟲害防治
蚜蟲/紅蜘蛛:懸掛黃板(20-30塊/畝),噴施吡蟲啉或阿維菌素。
薊馬:花期噴乙基多殺菌素,防果實畸形。
五、環境調控與采收優化
設施管理
北方:10月初扣棚膜,南方10月底至11月初,棚內保持晝溫20-25℃、夜溫8-10℃。
補光:陰雨天用LED補光燈延長光照至14小時/天,提升糖度。
采收與采後處理
果實全紅、質地軟時采摘,輕拿輕放避免機械傷。
采後預冷至0-5℃,濕度90%-95%,延長保鮮期。